双胞胎儿子急需校服及午餐费(图)
2012-08-20 12:06:21 来源:佛山日报
严国金和小儿子小雄(中)、大儿子小英。16日晚上9:00多,台风“启德”即将登陆,禅城区内风逐渐加大,不时还下起了阵阵豆大的雨点。石湾街道红卫社区陈主任,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蒲公英服务队的卢华、龚治中依然冒着风雨,来到了石湾工农路,上门探望严国金三父子。
单亲爸爸独力扶养双胞胎
今年42岁的严国金是石湾红卫社区的贫困户,以开摩托车搭客为生。两个双生儿子今年12岁,升读初中一年级。
12年前,患有红斑狼疮的太太不听医生的劝阻,坚持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小英和小雄。由于早产,两个儿子重量分别只有2.8斤。由于身体孱弱,两个儿子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,花了4万多元。而且大儿子小英还患有脑瘫,智力和肢体三级残疾。祸不单行的是,患有红斑狼疮病的太太产后病情出现了恶化,从肾炎发展为尿毒症。
2009年6月,8岁的孩子刚读上三年级,妈妈终于因尿毒症撒手人寰。为给妻子治病,严国金至今负债约5万元。
妻子去世后,严国金既当爹又当妈,含辛茹苦扶养双胞胎。严国金现在住在政府免费提供的房子里,每月低保收入约有600元。妻子去世后,因为开出租车上班时间太长,没法照顾孩子,严国金唯有改行开摩托车搭客。
早上5:00就起床,吃过早餐,6:00就把孩子放到学校门口,然后在附近开着摩托车搭客。下午5:00,又准时到学校门口接孩子,然后带着孩子去菜市场,买好菜后回家做饭,洗衣服。晚上8:00,在安排儿子睡觉后,严国金又开着摩托车出去拉客了。“一般做到晚上11:00收工。”
由于工作劳累,上月,严国金在路边突然昏倒,在路人的帮助下,叫来救护车把他送到了医院,住了2天院,花了2千多元,最后确诊为心率不齐和高血压。本月14日,严国金在路边再次昏倒,醒来后自行到石湾医院诊治,在医生建议下住了3天院,由于没钱,加上儿子没有人照顾,他又再次出了院。
居委会义工伸出援手
“这么多年来,多亏了居委会、义工和热心人士的帮助,我们父子三人才可以走到今天。”严国金告诉记者。
得知他的困难,义工陈中器就联同红卫居委会,在2009年12月,把双胞胎儿子和红卫社区的困难孩子,请来了热心人士当义教,开办了“爱心课堂”。“学堂从开办到现在已经3年了,每个周六、日和寒暑假,小英和小雄都免费参加。”陈中器表示。得知严国金家缺洗衣机,“传递爱心点燃希望”志愿服务队义工为他送来了洗衣机,减少了洗衣的烦恼。小英肢体残疾,需要矫正鞋,义工队也帮他们解决了。
为了帮助这个困难家庭,红卫居委会党支部结对帮扶,逢年过节上门慰问,送米、油、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。双胞胎参加暑期爱心学堂,居委会免去了每月800元的午餐费和外出活动费。在居委会的帮助下,小英得以到新希望康复中心进行了三期的免费康复。小英的三双矫正鞋这都是陈主任和义工陈中器找热心人资助的。而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蒲公英服务队的卢华也多次上门,联系热心人资助了他们所需要的电视机、单车、风扇、米和油。
盼热心人爱心接力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从2007年开始,兄弟俩便学会了自己做饭、冲凉和洗衣服,帮父亲分担了部分家庭重担。但由于父亲无时间也无能力辅导和管教,因此小雄十分顽劣。经常因为同学取笑他没有妈妈而大打出手。“在爱心学堂里,小雄是每隔两三天就打一架。”陈主任无奈地表示。此外,两兄弟的学习成绩也很差。
严国金一家三口就靠每月600元的低保金和依靠摩托拉客赚取生活费,生活十分困难。“现在,儿子要上初中了,光是每人四套的校服费,两人就需要1千多元,还有每月午餐费也要320元,哪来的钱啊。”严国金忧心如焚。
“目前还急需要义工,对兄弟俩进行心理辅导和功课的辅导,希望能找到热心人进行这个爱心接力。”陈主任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