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残疾双胞胎兄弟自立自强共闯天地(图)

2013-01-16 10:10:43 来源:胶东在线

双胞胎兄弟相继残致

兄弟俩是莱州市虎头崖镇西葛村人,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父亲会木匠手艺。兄弟俩出生于1975年阴历9月21日。13岁以前,兄弟俩长得虎头虎脑,人见人爱。父母也为这两个宝贝疙瘩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。

“然而,在孩子13岁那年,我给老二的一次洗澡过程中,发现老二的两肩胛明显一高一低,脊柱也出现侧弯。到医院检查,说是缺钙。”干了一辈子妇女主任、今年已62岁的母亲高学香一提起兄弟俩,眼里就噙满了泪水,“在青岛医院先是用铁架子固定纠正,没见好。15岁时去上海进行了手术治疗,也不见好转。后来,病情日渐严重,到了33岁那年,老二背部严重突出并开始麻木,腰部以下已不听大脑指挥,不得不坐上了轮椅。”

老大葛晓军讲话不急不徐,慢斯条理,他说他的残疾始于18岁。“我于莱州烟信毕业后,先在永安路街道大原家做了一年的厨师。在一次卸煤的过程中,左腿扭伤。就从那次受伤起,左腿也逐渐不听使唤。经检查,与二弟的病症竟然一样,也是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。”老大说,虽他也经多次治疗,但也始终无效。目前,虽比二弟能强些,可也双腿乏力,不耐久站。

彼此照应 共办维修部

老大辞掉厨师的工作后,从98年到2008年在丁家冰柜厂做了差一个月十年的工人。“当时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,工人有十年工龄后企业不得辞退。在还差一个月十年的时候,企业鉴于我的病情,把俺辞退了。”说到这里,葛晓军既气愤也显得很无奈。

在冰柜厂上班,一个月还有二千块钱的收入。可回家后做什么呢?真的回家当废人靠父母养着?老大很不甘心。“2007年单位曾组织过一次电器维修技术培训,我学得又挺好,为什么不回家和老二一块搞电器维修呢?”老大说,他这样做基于三点考虑,一是弟弟自退学后,一直在家搞电器维修,现又坐上了轮椅,既需要有人照顾,又需要在搬搬抬抬的时候有个帮手;二是这样做也可减轻父母照顾二弟的负担,让父母少操一些心;三是这样做也可多为国家社会减轻一些负担。

可在家搞维修不久,兄弟俩发现母亲常常看着他俩偷偷抹眼泪。“俗话说,眼不见,心才能不烦”,葛晓军说,为了少让父母伤心,也为了把买卖做得大一点,兄弟俩一合计,决定一起外出租房干。

在父母的赞助下,2008年,兄弟俩便在离家5里外的虎头崖镇驻地租了一个四十多平方米的小屋,挂上了“兄弟通讯”的牌子,搞起了电器维修。

尽管如此,母亲高学香还是不忘每天给他们兄弟俩送馒头,送瓜菜,洗衣服,洗被褥,也不时在店里帮忙打个小杂。“晚上兄弟俩住在店里,平时老大熥馒头炒个菜什么的都还行,老二行动不方便,老大帮助料理。”母亲高学香欣慰地告诉记者,“兄弟俩平时配合得很好,基本上是老大主外,老二主内,店里缺器件了,就由老大进城去采购;遇到一些难点技术问题,兄弟二人共同研究解决。”

虽收入不多但很快乐

论及收入,老大憨憨地告诉记者:“收入撵吃撵用,去掉一年的房租,也就是剩下万八的”。老二说,他这儿只要是自己能拿得动的电器都能维修,但电器基本上以老式居多,“新式电器很少有修的,因为有修的那个钱都不如重新买个新的”。

店邻刘信说,兄弟俩不但技术过硬,而且人品也很好,“从来不会扼人熊人。有些小毛病,兄弟俩现场一调整,就让人当场拿走,一分钱也不要。”

兄弟俩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信誉换来了大家对他哥俩的尊重和赞誉。有时,一些电器维修户看他兄弟俩可怜,就有意多给他们一些钱,可他兄弟俩从来不受。对此,兄弟俩的态度很明确:“只要俺自己的双手还能动一下,就不会接受世人的任何施舍,尽量少给家人、国家和社会添麻烦。”

“虽然俺兄弟俩目前收入不多,但俺问心无愧,活得很快乐。”老二手扶轮椅,爽朗地笑道。

虽困难重重 但兄弟俩不言放弃

老二说,当前兄弟俩的事业主要面临三个困难,“身体条件不行,大的电器不能搬抬;资金不足,一些器件只能现用现进,不敢囤货;维修技术需要不断更新,可目前俺兄弟俩的身体状况使俺俩很难做到外出学习进修。”

关于电器维修技术的更新问题,老大说,虽然网上也有传授的,可不参加实践始终不行。他俩打算找个适当机会和合适的学习场所继续进修一下。

“再困难,也要做。等资金宽余了,再买间属于自己的小店,把这盘买卖做大做强”。兄弟俩坚定地说。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• 验证码:

推荐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