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辽宁姐妹花在哪都惹眼 球场遭男粉丝当场示爱(图)

2010-12-16 11:15:00 来源:篮球报

张瑜、张伟姐妹俩在1997年参加了一个三天的特殊集训,各方面都以满分达标。于是,专业篮球之路豁然开朗。姐妹俩以“特殊人才”身份被输送到辽宁省体院时,才12岁。从省少年队到省青年队到国家青年队,姐妹花步步生莲。

“真正喜欢上篮球这项运动还是从我们入选国青队开始,两个人的条件,能力,得到大家的认可,能够得到这样的机遇,打亚青赛、世青赛这样的高水平比赛。”张伟说。“能够看到以后的希望、目标了,开始把心思和精力完全投入其中。”张瑜补充说。

进入专业队之后,姐妹俩几乎都是同步发展,携手并肩向上走。“我们身体素质、弹跳能力都很一致,但对球的感觉、悟性、意识方面还是有区别的。”张伟说,“但我们俩之间,谈不上比较,只是这段时间这支队伍更需要哪一类型的球员而已。”

两个人的球风并不相同,这可能还是取决于身体底子和性格因素。对于个人技术优劣的评价,张伟提了个建议,要互相致评。“要不,自己说自己的优点,多不好意思啊。”张瑜笑着说。于是,这对姐妹花一改此前的调皮,一本正经的开始互相点评。

张瑜先发言:“张瑜三分球比较准,速度、灵活性非常棒。挡拆技术非常到位。今年联赛她和外援的挡拆很默契;张伟打球飘逸,不只用身体扛篮下,而是打的巧,技术比较南方化,细节好。不足方面是身体单薄,防守对抗有些吃亏。如果对方的防守强度上去了,急枪啊、防守篮板啊,会吃力。别人撞她一下,她会用百分百的力气去顶。人家身体好的可能只用百分之五十的力气。而这样一来,她的体力消耗就是个问题。”

张伟评价姐姐:“张瑜的特点跟我很像,快攻杀伤力强,尤其是从后场到前场行进间的技术。她会打篮下,而且还有后仰的跳投。一般很难控制她。我们俩都是中远距离比较有把握。挡拆、瞬间投篮比较好。不足的方面就是希望张瑜防守方面要加强。三分球要加强出手的速度。”

姐姐评价妹妹时,张伟低着头很认真的倾听;而妹妹发言时,姐姐摆弄着手机。结果张伟就撅着小嘴说,“她都不稀罕听我说。”张瑜马上红了脸,说,“哪有啊。”我说,“其实张瑜听的很认真,她就是想掩饰一下自己认真的样子。”张瑜有点害羞的垂下眼帘说,“就是嘛。”

虽然姐妹间经常交流比赛心得,但如此凝练、系统的,认真的归纳、总结、提炼对方的优势和不足,恐怕还是第一次。可能很少这么认真的面对吧,平时玩闹惯了,于是性情相对内向些的张瑜就有些小腼腆。

事业的互帮互助,以及各自的天份和努力,两人一起被选入国字号。这是她们携手步入的事业最高点,尽管其后的命运各不相同。

张伟第一次入选国家队是21岁。“当时超级兴奋,”小姑娘的眼镜亮亮的,光彩十足。“国家队的大名单通常是30人、20人的。我们那次是19人的。能看到国家队的名单里有张伟的名字,我也能够像前辈们、师姐们一样了。尽管可能参加不了比赛,但能够身穿印有‘中国’字样的队服,就无比开心了!姐姐也替我高兴。”张伟说。

姐妹俩双双入选马赫时期的国家队,一时成为佳话。外教马赫对姐妹俩很是器重,给了她们足够的信任和机会。对此,二人心存感激。在进入到国字号的层面后,这种信任给两个年轻人带来的鼓励和激励是无形的。至于二人是凭借哪些特质打动了马赫,姐妹俩也看的清晰、客观。

“马赫教练觉得我们有潜质,具备打高水平的机会。他看重的是我们的这种拼搏的精神和未来的潜质吧。”张瑜说。

“外教是国外的篮球思维。比较看重身体素质、弹跳,爆发力这些东西。”张伟说,“他看重的是我们的身体素质,能跑,能跳,能防、能攻。”

两人在一队打了6年,其间又入选国青队、国家队,打了很多比赛。哪一场是她们对自己表现最满意,最为难忘的呢?张瑜提到的是去年的WCBA总决赛第四场,“当时打客场。因为第三场自己没打,腰伤比较重,疼的睡觉都要5分钟才能躺下。而第四场的时候,腰奇迹般的好转了,不疼了,我就要求上场。”张瑜回忆说,“打了一节得了8分。好几天没有训练的情况下,状态特别好。在帮助球队扭转局面方面起了作用。我觉得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,能够有那样的表现,为队里做贡献。觉得自己挺棒的。”张瑜说。

张伟难忘的是在国青队时对美国队的一场比赛。“最后几秒钟的机会,队里选择让我投篮。那场球输了就是因为我最后那个球没投进,这对我的影响很大。那次的经验教训让我下决心要在三分球上下苦功夫。我想以后肯定还会经历这样的事情,而如果再经历时,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技术方面,我都会强很多。”

事业处于上升期的姐妹俩一直勤奋努力,从不懈怠,也从不飘飘然。二人互相督促,共同进步。这些年间,只要在一支队,她们就住一个房间。当然国家队的那种公寓式的单间情况除外。

共处一室,更能互相照应。这段时间张瑜感冒了,张伟就端水送药,无微不至。“很体贴。”张瑜笑眯眯的夸奖妹妹。“很贤惠。”张伟补充了一句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

相濡以沫的日子也难免有生嫌隙的时候。张瑜、张伟二人闹矛盾时的黄金对策就是“沉默”。情急之下容易口不择言,所以,聪明的小姐俩懂得沉默是金的道理。闹矛盾了,就谁也不说话了,冷处理一下。其实很快矛盾就烟消云散,两人就又和好如初了。随着年纪的增长,小姐俩越来越懂得命运把她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紧紧相连,那是一种眷顾,是让她们相携相伴。所以,日常生活中的小矛盾也就算是个调剂,丝毫影响不了主旋律。她们相亲相爱还好不过来呢!不过,小时候可不是这样。又是妹妹张伟主动爆料,“那时候小嘛,不懂事。不说是争的你死我活,也得是头破血流啊,非争出个结果不可。”老二的一句话又惹得大家大笑。

几乎没有人的成长不伴随着风浪和波折。外人眼中顺风顺水的她们,也有自己的小失意。“我们的挫折感就是在付出很多之后,得不到参加比赛的机会,这会给我们带来遗憾和伤痛。”张瑜轻声细语间,眼睛却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张伟也沉默不语。

这或许是每个运动员都要经历的磨难。不怕辛苦,不吝付出,甚至不惧伤病,但唯有无法参赛时,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时,那种失落感,难以言表

“还好,我们可以互相安慰鼓励,”张瑜说。

“大不了从头再来!”张伟的一句话又逗得大家笑起来,化解了一度因为这个话题而凝重起来的气氛。

姐妹俩的阳光性格,总可以春风化雨。这个优点,最是难得。

“人生难免经历风浪,幸好我有个她,她有个我。”张伟收敛了笑,静静的说,“出问题时,对方会是个倾诉对象,想办法开导你。这对现在的人生很重要。我们可以一起解决,一起渡过。”

张伟在北京队效力的那两年,姐妹俩分居两地。张瑜笑言那段时间“为中国电信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。”

“分开了,就更牵挂了。姐姐会打电话问打的顺心吗,跟教练队友相处的好吗,”张伟细细回顾两人的电话粥内容,“还有就是,那件衣服很漂亮,下次还要给我买!”说到这,我们三人又大笑起来。

如花的年纪,她们本就旖旎多姿,生活,也是如此。

关键词:辽宁姐妹花
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

  • 验证码:

推荐图片文章

最新文章